新闻观察|把绵阳变成一块会“呼吸”的海绵

  • 涪江观察
  • |
  • 2025-07-15 11:25:56

(0).jpg


  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海绵,它只能吸一小捧水,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要把暴雨带来的城市积水“吸干”,要多少块这样的海绵?答案怕是一个天文数字。

  要不?干脆把绵阳变成一整块会“呼吸”的海绵?

  这可不是我的臆想,绵阳正在这么干!

d1.gif

  注意看,这是一台城市“血管”再造手术。它就是安州区河西片区县域补短板项目,项目涵盖了文苑路、文胜路等4条主次干道里程约12.26公里改造。

改造亮点:
人行道

  人行道采用透水混凝土替换以往破旧的硬质铺装,大大减少了雨水的地表径流,能更好的发挥排水、渗透、净化功能。

d2.gif

  人行道两边还设置了台阶绿地,也可以净化和涵养雨水。

改造亮点:
生物滞留

  改造中,有片区域叫做生物滞留带,雨水在这里汇集,经过层层净化后,再排入市政管网或沟渠。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缓解道路及管网排水压力,对雨水水质提高再利用也有显著效果。

d3.gif

  建设海绵城市,不仅要改造“毛细血管”,还要“重塑血肉”。来看高新区永兴镇万人居民区改造项目,主要改造内容包括了小区内部雨污分流、小区消防设施、周边公共空间拓展及环境提升等等。

  市民杜奇说:“以前下大雨,道路上积水很多,我们出行不方便,通过改造以后,我们出行方便了,老百姓晚上散步、乘凉都有很好的一个去处。”

  除了安州、高新区以外,还有涪城区青义——西科大片区、两江四岸片区、游仙区小枧片区共计五个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每个区都有不同的做法和特色。

d4.gif

  以水润城,绘就人水和谐新画卷。经过多年海绵城市建设,绵阳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的方式增强了城市对雨水的吸收、储存、渗透和净化功能。近期,中央财政海绵城市建设示范补助资金2024年绩效评价结果公布,绵阳获得A级,成为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的示范标杆。

  文案:唐韬

  出镜:李媛媛

  拍摄:唐韬 朱博文

  剪辑:朱博文

编辑:贾非 校对:王政 审核:邓娟

涪江观察(正文贴片2).jpg

0
X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