秆儿高、穗儿长,麦子粒粒饱满如珠,呈深浅不同的橘黄色,周围长出细细长长的锋芒——这是绵阳市农科院选育的绵杂麦1101。前不久,它和绵麦907一起通过国审,这意味着,绵阳杂交小麦将推广至湖北、甘肃等地,进一步走向全国各地。
这一粒粒珍珠似的小麦,经过农科院小麦研究所10年来的技术攻关选育而成,抗病性好且品质优良,达到了优质中筋小麦标准,适合制作面条、馒头。
6月7日,一大早,农科院厅市共建作物特色资源创制及应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里,科研人员有的正在进行品质分析,有的正在进行小麦试验研究工作最后的“总攻”:脱粒、测产、考种。
研究员杜小英头戴草帽,此时正埋头坐在一个小板凳上,面前一张不大的茶几上摆满了各种试验品系,她正在进行籽粒性状评价。近百袋的试验材料,根据品种、大小、颗粒饱满度等信息顺序排列,并编上特有的“代码”。
“研究种子,在外行人看来应该是挺乏味的事。”小麦研究所副所长何员江说,他们这个12人的科研团队,由小麦育种专家、绵阳市农科院副院长任勇带领,一干就是数十年。“地里的作物差不多都认识我们。”何员江幽默地说,从组合配制、世代选择到品系鉴定、比较试验,再到参加试验,至少需要8年以上。
而追溯起来,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市农科院便着手开始杂交小麦的选育。
何员江告诉记者,随着四川小麦主要病害——条锈病生理小种的不断变化,原有的小麦品种已经丧失了抗性,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为此,团队思考选育出一批优质高产小麦,突破小麦育种工作“高产品种不优质、优质品种不高产”的技术瓶颈。
怀揣梦想,大家便开始行动。
为了选育优质抗病高产的小麦品种,育种团队从全国各地搜集优质小麦种质资源,进行大量组合配制。针对小麦株型、抗病、丰产性、熟性等,一株一株去观察;上百个环节、成千上万组数据,一项一项地记录,如此反复。
而由于气候原因,绵阳的春小麦只能进行一年一季试验。为了加快育种步伐,小麦研究所科研团队,便选择了绵阳-阿坝一年两代的加代方式,只为育种时间大大缩短。
“在团队的努力下,一批高产稳产、优质绿色新品种加快推出,”何员江告诉记者,目前,“绵杂麦”品种“群星闪耀”:先后选育全国首个杂交小麦绵阳32、首个多生态区审定的杂交小麦品种绵杂麦168、绵杂麦512、绵杂麦638等多个优秀品种。2000年以来,育成国审品种11个。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健全农民种粮挣钱得利、地方抓粮担责尽义的机制保障。
在绵阳,除了小麦,种业研发也硕果累累。去年,台沃种业水稻新品种“泰优粤禾丝苗”和“深两优粤禾丝苗”分别荣获省委、省政府首届“稻香杯”丰收奖一等奖和优质奖,同时作为再生稻新品种实现种植区域、产量双突破。
“川北地区能种出这个产量的再生稻意义重大,”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背后,是绵阳以企业为主体、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的写照。
一粒种子,关系着中国人的饭碗安全。当前,我市3个国、省种业培育园区全部通过中期评估,国家、省、市三级种业阵型企业发展体系也正在全力构建。该负责人说,将继续探索从传统育种向智慧育种转变的有效路径,推动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为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贡献绵阳力量。
(绵报融媒记者 李灵越/文 王勇 图/视频)
编辑:周方方 校对:王政 审核:廖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