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涪江,万千风景。
清晨,晨曦微露。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黄龙乡三舍驿村内,不少游客慕名前来体验“涪源古道·三舍驿站”特色文化旅游;
正午,阳光和煦。远望绵阳江油,涪江穿城而过,奔流不息的江水滋润着这片丰腴的土地,孕育了千百年的文化名城;
傍晚,华灯初上。在重庆合川城区涪江南岸的水生态公园内,居民三两结伴,拾级而下亲近江水,与万物复苏的春天撞个满怀……
↑视觉绵阳 李孝鑫/摄
这些动人的画面,是涪江流域沿线城市大力推进涪江生态保护整治,共同参与、努力的结果。
一江碧水,滚滚东流。
↑视觉绵阳 杨建/摄
两岸皆新绿,倒影入清漪。
2月10日清晨,绵阳市平武县水晶镇,朝阳映照在涪江上,波光粼粼。河道巡查员李波到达了自己负责的水域位置,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看到江面波澜不惊,江水清亮澄澈,李波松了口气:“这要是几年前,江面上的漂浮垃圾早就堆满了。”
涪江,嘉陵江右岸最大支流,挟黄龙、白马之水,从岷山雪宝顶的大壑中穿行而出,流经天府之国的沃野平川,滋润着3.6万平方公里巴山蜀地。涪江全长约674公里,在平武县境内达151.6公里,作为涪江上游的平武,保护好涪江水质,是长江上游生态保护重要的一环,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
↑涪江源头雪宝顶(平武县虎牙藏族乡一侧) 视觉绵阳 李超/摄
保护从源头开始。绵阳市委市政府牢记“国之大者”,提出“生态美市”战略,筑牢生态安全底线。平武县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设置了339名河道巡查员,以平武境内的涪江干流为主线,将巡河工作延伸至各条山涧水沟,打通河道保护“最后一公里”。
↑视觉绵阳 方纯英/摄
沿涪江而上,沿线城市将河流治理、保护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紧盯问题清单,强力推进整改——
遂宁市创新设立“河长+警长”模式,开展饮用水源治理保护、畜禽养殖污染、河道采砂及侵占河道等六大专项整治行动;
德阳完善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搬迁和关闭、准养区养殖场整治;
广元在全省率先出台《嘉陵江流域(广元段)水环境生态补偿办法》;
重庆市潼南区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以河长制、水环境综合治理、联防联控等为抓手,切实守护一方碧水……
↑视觉绵阳 杨建/摄
守护一江清水,河流上下游实现跨区域联动治理。广元、南充、绵阳、遂宁、阿坝等6市(州)生态环境局签订嘉陵江、涪江流域突发环境事件联防联控框架协议;北川、茂县两地检察院签署涪江流域跨区域保护协作机制;遂宁绵阳两地检方共商共议形成涪江流域公益诉讼“一盘棋”格局……
从“各人自扫门前雪”,到联动跨界治水,各方力量凝成治水合力,“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涪江再次进入眼帘。数据显示:2022年,涪江流域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断面占比为100%。
↑视觉绵阳 杨建/摄
新年伊始,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北川片区,两只体型圆润的大熊猫正相伴而行,“滚滚”们在积雪中时而慵懒打坐、时而嬉戏打闹,萌态十足。
另一边,在距离北川片区约450公里外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撒尔脚村,一棵高大的冷杉树上,两只藏酋猴亲热互动,相互挠挠痒、捉捉虱子,为一片银装素裹的静谧增添了几分灵动。
万类霜天竞自由。在涪江流域沿岸,每年如约而至的“老朋友”红嘴鸥、自由翱翔在天际的金雕、沼泽间悠闲吃草的马鹿、“家族出行”的四川羚牛……这些可爱的“自然精灵”们悠然自得,从江头到江尾,尽显灵动之美、生态之美。
生物多样性保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2021年9月9日,我们在回收红外相机数据时,首次发现雪豹的影像。”大熊猫国家公园平武县王朗区域监测队员刘宇说道,这样的影像现在随时都能拍到,这就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效。
“雪山之王”的张张影像,如同一个缩影,见证着涪江流域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付出的努力,也诠释着生物多样性之于涪江的意义。
↑在大熊猫国家公园雪宝顶片区邂逅岩羊
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广元、遂宁、绵阳、阿坝州等涪江流淌过的城市,都在全力以赴为“自然精灵”撑起一把“保护伞”——
遂宁全面完成了禁食野生动物退出补偿工作,定期发布“长江禁捕 打非断链”执法行动典型案例,警示大众;
广元成立专门工作组,严厉打击整治非法猎捕、杀害、运输、销售、利用野生动物行为;
阿坝州成立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站,全面开展野生动物活动区域、分布、栖息地等野外监测工作;
绵阳健全野生动植物保护举报奖励制度、野生动物救护机制、野生动物致害保险机制……
↑视觉绵阳 曾巨光/摄
生态好不好,动物能知晓。此时,春回大地,涪江流域的红嘴鸥即将启程,开始一路向北迁徙,待冬季来临时,它们又将飞来,与美丽涪江赴一场“生态”之约……
涪江之美,美在生态,重在人与自然和谐共享、共生。
日前,在绵阳,西部计划志愿者们正在开展涪江流域“河小青”系列保护母亲河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身穿“红马甲”,拿着长钳、蛇皮袋等工具,清理河道沿岸垃圾,以实际行动维护良好的水生态环境。
不仅在绵阳,近年来,在涪江沿岸,人们越来越多地自发参与到河流的保护行动中:
共青团射洪市委组织西部计划志愿者开展“‘河’我一起,保护母亲河”志愿服务活动,沿着涪江河道沿岸进行垃圾清理,并向路人宣传守护母亲河;重庆学子利用课余时间,来到合川区渭沱镇大岚村附近的涪江沿岸,开展志愿活动,并向村民宣传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呼吁大家保护生态、爱护水源……
而这份参与,也让流域两岸越来越多的百姓充分享受到生态红利。
芙蓉溪是涪江一级支流,曾由于沿岸排污,一度失去了清丽景象。而如今,芙蓉溪美景再现——路两边黄色雏菊开得正艳,江中不时有鱼儿跃出,河对面的步行骑行道蜿蜒向前,两岸村民开起了民宿、农家乐。
如今,涪江流域的生态文章越做越活。
位于重庆市潼南区双江镇仙鹅村涪江边上的潼南双江航电枢纽工程施工现场,塔吊林立、铁臂挥舞,工程运输车穿梭不停,千余名建设者们埋头苦干,一派繁忙的场景。项目建成后,千吨级船舶可通过嘉陵江进入涪江,从此结束涪江不能通航千吨级船舶的历史。
↑视觉绵阳 谢江平/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面对新部署新任务新要求,涪江流域两岸人民将坚定保护信念,呵护好一江清水。
(绵报融媒记者 尹秦 曾晨/文 视觉绵阳资料图)
编辑:周方方 廖耘 校对:王政 审核:袁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