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岗位!助力大学生就业,他们有实“招”→

  • 涪江观察
  • |
  • 2025-06-13 16:03:54

01.jpg

  当前正值毕业季,各地高校正加紧为毕业生们拓展就业渠道。6月12日,一场“有‘涪’同享 ‘城’纳英才”引才留才活动在西南科技大学热闹开场。这也是西南科技大学联合涪城区人民政府及当地企业三方联动开展的大型人才招引活动。

19.jpg

  现场,绵阳惠科、富临精工、九华光子等涪城当地47家重点企业为毕业生们带来了1000余个就业岗位。据西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就业专项负责人朱问静介绍,此次活动精选涪城当地优质岗位,涉及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等行业,送岗上门,帮助同学们在绵就业。

22_副本.jpg

  应届毕业生陈曦在招聘会现场逛了一圈,向部分企业投了简历。“今天来的企业数量多,质量也挺高,现场还提供了一站式的咨询点,解答我们心中的一些疑惑,挺方便的。”陈曦说。

20.jpg

  此外,现场还发布了人才留涪政策。“我们实施‘揭榜挂帅’全球揽才,邀请高校院所专家人才(团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单个成功揭榜项目按预算总投入资金的10%给予发榜团队,最高不超过50万元。”涪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21_副本.jpg

  记者了解到,通过加强与各县(市、区)的合作交流,去年以来,西南科技大学向绵阳输送1200余名应届毕业生。据西南科技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韩新明介绍,该校——

  重点在就业前端发力,通过积极访企拓岗,精准对接,与长虹、京东方等200余家企业共建现代产业学院、订单班和实训基地,按照“入学即入岗、毕业即就业”模式培养学生。

  构建产业链对接矩阵,与企业建立“就业共同体”,创新“2+1”订单班模式,也就是“2年校内培养+1年企业实训”,近三年累计输送毕业生2000余人,留川就业率达90%。尤其是“绵阳科技城专项”,实现电子信息类毕业生毕业之后马上上岗。

  打造了创新链孵化体系,每个工科院系为毕业生配备产业化导师,引导学生到大学科技园创新创业,平均年孵化学生企业40余家,其中“核废物处理机器人”项目获得风险融资,直接创造就业岗位132个。

  着重完善服务链保障机制,建立了“就业体检”制度,为每位学生建立就业能力档案;与第三方机构共建就业大数据平台,实现岗位智能匹配精度提升40%。今年该校针对脱贫家庭毕业生实施了“三包”政策,包技能培训、包岗位推荐、包跟踪服务。

8.jpg

  “系列稳就业举措使学校的就业工作连续5年保持‘三高’,即毕业去向落实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雇主满意度达96%、基层就业比例突破35%,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韩新明说。

(涪城融媒 王丽明 涪江观察记者 鲁文林 刘曾太 文/图)

编辑:蓝怡 校对:王政 审核:廖耘

02.jpg

0
X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