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上午,绵阳市子云小学举行了以“川港三校共书香 同心同行促成长”为主题的2025年春文化交流活动。香港柏立基教育学院校友会卢光辉纪念学校组成的39人师生访问团来校,共同展开川港两地缔结姊妹校以来的第十六次文化交流活动。
访问团在绵阳市子云小学学生讲解队的带领下,香港师生首先开启了一场沉浸式校园文化体验之旅。师生们漫步于教学楼内,通过走廊文化墙的图文展示和特色课程展区的呈现,逐步感知子云小学校园文化的核心内涵。当行至教学楼顶层的特色种植园时,香港师生们不约而同驻足观赏——这片由师生共同打造的“空中绿洲”里,辣椒、韭菜、茄子等作物幼苗正茁壮成长,泥土的芬芳中氤氲着生态教育的生动实践。凭栏远眺,古色古香的子云亭与绿意盎然的种植园遥相呼应,共同勾勒出该校“五育融合”创新教育体系的立体图景。
随后,依据年级匹配相应班级,香港学子与子云学子共上随堂课。课堂中,两地学子通过小组协作和趣味游戏互动,亲身感受内地课堂的创新活力。大课间时段,香港师生全员参与子云小学特色课间操,在律动中体验阳光体育大课间的活力氛围。之后开展的川剧非遗课程中,在专业川剧演员的指导下,学子们不仅了解了变脸绝技的“文化密码”,更通过调制颜料、勾画脸谱纹样,绘制属于自己的川剧脸谱,完成承载个人创意的非遗作品,将巴蜀文化印记融入艺术实践。
在参观体验环节结束后,全体人员开展了座谈交流。绵阳市子云小学老师刘东首先分享了教学设计的具体思路与方法,结合实例阐述了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创新探索。香港卢光辉纪念学校代表从教学实践角度对活动进行了专业点评,充分肯定了课堂设计的特色亮点,并结合教育创新经验提出建设性建议。
绵阳市子云小学校长何国堂系统介绍了2023-2024年度学校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整体情况,重点围绕课程优化、教学提质等方面汇报了阶段成果。双方在交流中互学互鉴,共同探讨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路径。
涪城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在讲话中表示,此次活动为两地教育协作提供了有效实践范例,肯定了两校在课程建设、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积极探索,强调此类活动对拓展学生视野、增进文化认同具有积极意义。
绵阳市教体局相关负责人指出,川港教育交流是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赞赏学校在教育实践与创新教学模式上的努力,并鼓励两地持续深化合作,在资源共享、师生互访等方面形成长效机制。双方均表示将继续支持校际交流的常态化开展。
据了解,在活动尾声,何国堂与港方学校代表张家龙互赠纪念礼物并握手合影,象征两地教育工作者共同传承中华文化,携手助力民族复兴。两地学生也互赠礼物,并留下各自的签名和联系方式,双方用真诚的互动建立起跨越地域的友谊。
据悉,绵阳市子云小学具有七十年的办学历史,始终秉持着开放办学理念。自2011年与香港卢光辉纪念学校、2016年与何寿基学校缔结姊妹校以来,三校持续深化常态化交流机制。
绵阳市子云小学负责人表示,本次川港校际交流活动既为两地学子搭建了文化互鉴的成长平台,亦为两地教师架设了协同发展的友谊桥梁。相信香江与涪江的浪花,正携着同样的文化基因,奔向“同心同行”的壮阔未来。
(郭名洋 黄友勇/文 绵阳市子云小学供图)
编辑:陈霞 校对:王政 审核:廖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