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虹新能源公司碱电工厂智能化生产车间
长虹新能源公司团队
长虹杰创锂电生产线
“成为世界一流的新能源企业”——铮铮誓言,无怨无悔!1999年,长虹控股集团进军电池产业,成为其从家电产业伸出的第一只触角,也是其打造跨产业联合舰队的冲锋舟。20余年栉风沐雨,在长虹控股集团的坚强领导下,长虹新能源公司勇敢逐梦。向内,不断激活企业发展的活力,以质量和创新领跑行业;向外,凝心聚力攀登智造高峰,奋勇开拓海内外市场,朝着“世界一流的新能源企业”目标大步迈进。
以包容开放 聚创新之势
2006年,长虹新能源公司在时代浪潮中应运而生。公司成立之初,主要聚焦于碱性电池业务,致力于为市场提供稳定、高效的电源解决方案。
全球市场化背景下,公司管理团队意识到“加速技术创新、加快自主研发”,才能尽快建立核心竞争力,具备参与全球竞争的实力。
“十二五”到“十四五”期间,长虹新能源按照“做强、做大、做新”的发展思路,首先完善碱锰电池研发制造体系,达到开发国际高端客户的能力;二是切入圆柱型锂电池产业,在一些关键性能指标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三是挺进物联网电池领域。如今,长虹新能源公司成为国内唯一一家整合这三类电池产品形态并具有完整产业链,并在北交所上市的新能源企业。
一支包容开放、卓有成效的技术研发队伍在长虹新能源公司内部孕育、发芽,茁壮生长。
长虹新能源有这样一种文化氛围,做人应该像石灰一样,越被泼冷水,就越要沸腾。这种不屈不挠、愈挫愈勇的创新精神与公司“方向明确,步伐踏实,机制包容”的创新氛围相得益彰。
在长虹新能源,一名研发新人蜕变成一位技术开发主导者并不需要太久。新员工入职以后,研发“前辈”会带着他一起调研文献,教导总结和反馈实验数据,遇到难题共同解决。“毫无保留、事无巨细”,提起带教师傅,很多新员工感恩和钦佩之情溢于言表。
科技进步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如今,公司重金打造了一座实验室里的“微型工厂”,具备完整生产出一颗电池的能力,这在电池厂家中处于领先水平。
长虹新能源按照“生产一代、储备一代、开发一代”的研发路径,通过长期摸索与积累,已形成了超高性能碱锰电池技术、10年保质期碱锰电池技术和装备自动化及智能化制造技术等核心关键技术,为未来在全球市场占领技术制高点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创新的牵引下,长虹新能源公司的碱性电池主要用于智能家居、医疗检测等领域;锂电池主要应用于电动工具、清洁工具等领域;软包聚合物电池中半固态电池、L型叠片电池、硅负极电池等达到可量产状态。
公司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还出海“破圈”,产品出口到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了全球优质客户的青睐。
当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驶向“万亿蓝海”,长虹新能源公司也将基于自身能力切入,贡献产业力量,并朝着“世界一流新能源企业”目标乘风破浪。
拧成一股绳 攀登“智造”高峰
电池行业身处竞争激烈的制造业,追求极致效率、极限成本、稳定质量,公司团队很清楚精益化管理的重要性。
“十四五”期间,公司的设备技术团队自主研发了国内领先的750支/分钟高端智能化碱锰电池生产线,打破了国外对高端碱锰电池装备技术的封锁,较引进的先进生产线速度提升25%,成为长虹新能源公司“智改数转”的生动注脚之一。
大到成立降本增效团队、设备攻关团队、品质攻关团队,落地实施21个降本增效经营方案;小到分析每个订单的采购、营销、物流等环节的成本构成,每个产品的边际贡献毛利率,实现靶向监管……长虹新能源公司的精益化管理,让员工们“拧成一股绳”共同前进。
公司引入阿米巴经营模式,将每个班组作为一个独立的经营实体,会测算材料进入工序价格、工期费用、产品出库价,完成成本效率考核,如果盈利,班组成员也将享受红利。
近年来,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东风劲吹,长虹控股集团大力推行“智改数转”,在次背景下,长虹新能源公司的数字化工厂建设小组,在5万平方米的部件、电芯、包装工厂部署了一套5G(SA)+MEC无线接入专网,构建5G+MES数采、5G+AI视觉检测、5G+AGV自动运输等多个数字化应用场景,实现了生产过程的透明化、智能化。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5G边云协同的全流程工艺质量管理模式,显著提升了电池批次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产品电性能均匀性提高6%,产线效率提升10%,人效提升25%,制程废损降低30%-50%,制程能力指数提升50%-70%。关键质控点实现100%覆盖,为长虹新能源的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这些自主研发生产线和先进设备的成功运用,以及精益化管理带来的提质增效,让长虹新能源公司迅速成长。如今,长虹新能源锂电池早已漂洋过海远销欧美市场。2024年,长虹锂电年产能已突破5亿只,相较于“十四五”初期翻了一倍,公司现为中国西部最大“高倍率圆柱锂电池”生产基地,公司锂电产品的性能优势已处于行业先进水平。
如今,长虹新能源公司灯塔工厂顶层设计轮廓已清晰,产业发展蓝图已绘就,在“智改数转”浪潮中,长虹新能源智能制造将再迈上新台阶。
管理是激情的管理 也是相信的管理
“没有激情,人就像一块没电的电池。”这句话在长虹新能源公司广为流传。在这里,管理是激情的管理,也是相信的管理。
时光荏苒,精神弥新。长虹新能源公司的管理理念内化为一句话:管理就是要激发员工的内生动力,用分配解决人性的自私,用考核解决人性的驱动力,用晋升解决人性的虚荣,用激励管理人性的懒惰。
在电池行业摸爬滚打多年,长虹新能源研发人都深谙电池研发是一种慢科学,是需要经验和沉淀的。教授级高工、高级工程师,构成了长虹新能源公司研发队伍的“尖尖角”。
内部通过“师带徒”、A/B角、干部助理制,丰富了员工、干部培训的方式,也加强了各级人才梯队及干部队伍建设。近年来,通过实施强基工程,对营销队伍、新员工等不同的对象分类施策开展的一系列培养项目,来不断地强化人才队伍的胜任力。
为了激发团队干事创业的激情活力,公司干部队伍到基层多开班组会议,这不仅是洞察产品技术工艺并共同探讨纠偏的好时机,也是个发现人才的过程。
“让想干事的员工有机会,能干事的员工有平台,干成事的员工有地位,不干事的员工没有市场”。这是长虹新能源公司给每一名员工立下的准则。
这也是长虹新能源公司在一片红海市场,跑出增长新速度、拼出发展新气象的核心驱动力所在。由无数激情与汗水交织而成的创业、立业、兴业故事,长虹新能源人还在续写。
(卢梦琪)
编辑:贾非 校对:张春梅 审核: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