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位于绵阳市游仙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四川迈科核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迈科核盾”)生产车间,一块块碳黑色物质在经过无泡浇注工艺、凝胶、固化后,逐渐成长为碳黑色的方体物质,这是我国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堆用300℃耐高温中子屏蔽吸收材料。
“我们的中子屏蔽材料是用含氢的树脂和硅油充当‘慢化剂’,使中子的能量大幅减小,同时用含硼无机粉体‘俘获’中子,将其吸收。”迈科核盾总经理邓建国说,由于这一特质,最终的材料成品能耐300°C高温,比现有国外进口材料的耐温等级高了近100°C,知名度也因此陡增。
不久前,这款材料也被认定为“国内首批次”新材料产品,成为迈科核盾在核防护领域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作为绵阳四大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先进材料产业在游仙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正势头强劲地发生“质”的飞跃。近年来,游仙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着力实施产业强链补链延链行动,已形成以先进材料、电子信息、智能装备为主导产业,以激光技术应用、核技术应用、航空与燃机为特色产业的“3+3”产业体系,产业集聚度达91%。
依托园区生长的迈科核盾,在放射医疗、核药等领域也有着自己的“武器”——辐射防护“铠甲”。这也是目前国内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尤其能同时一体化耐中子、伽马射线,且耐高温能达到200℃的防辐射服。
一般做CT和介入式手术的时候,患者和医生都需要穿戴几十斤重的铅衣来阻挡辐射,而且铅的危害性大,铅衣到期后,如何处理也是个难题。
“我们生产的这款防护服采用柔性无铅聚合物,既环保又能防护超多射线。”邓建国介绍,该辐射防护铠甲采用了一种特殊的防护材料,即柔性无铅聚合物,能够比传统辐射防护服重量减轻30%,控制在6公斤以内,大大降低穿着者的身体负担。
从中子屏蔽材料到防辐射服,从先进材料到核技术应用……迈科核盾在不同领域陆续开出“新花”的背后,是游仙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进一步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形成科技创新发展新优势的微观呈现。
当前,游仙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依托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高度集聚独特优势,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县域集成改革、科技城新区集成授权改革等一系列改革试点契机,持续深化院地协同,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上重点突破,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下一步,游仙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将持续探索院地共建特色专业化园区,择优引入承接企业,推动院所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就近中试熟化、产业化,加快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涪江观察记者 彭紫薇 文/图)
编辑:周方方 校对:张春梅 审核:廖耘